柏油路邊的磚石縫隙里,幾簇狗尾草倔強地探出頭,微涼的露珠沾濕了我的拖鞋。轉(zhuǎn)過幾條彎彎繞繞的小巷,眼前豁然開朗。袁寨古民居的門樓磚縫里,小草嫩芽的青色悄悄透出,厚重大門旁的石獅身上刻滿歲月的斑駁,縱然褪去了往昔的光澤,依舊在熹微的晨光里,溫潤地、沉靜地守護著宅院,像一句被時光之手反復(fù)摩挲、浸透溫情的古老箴言。
老街的早市,總比這座城提前半小時醒來。吱呀作響的三輪車碾過新鋪的柏油路,車斗里水靈靈的西紅柿、沾著夜露的豆角還帶著泥土的清新。
駙馬溝水波輕漾,溫柔地攬抱著兩岸新起的高樓的倒影。柳蔭下,戲水的少年驚散了魚群;岸邊垂釣的老者瞇著眼,浮漂猛地一沉,釣竿瞬間被拉成一道驚險的彎月。老人卻不急著收線:“再遛遛,野魚,勁兒大著呢!”堤岸斜坡上,墨綠的植被和不知名的野花野草熱熱鬧鬧地擠在一起。穿著校服的孩子們采了一把野花追逐嬉鬧,清脆的笑聲驚飛了水里的野鴨……
最妙的,大概是雨中的南頓故城。夯土城墻的殘垣斷壁在雨簾里靜默矗立,長長的遺址土坡上,積水的淺洼里隱現(xiàn)夏商文化層的碎陶片。雨點敲打著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的石碑,恍惚間,竟像是與兩千年前的筑城人隔空同聽這雨聲。身穿齊胸襦裙的少女舉著手機在城墻前自拍,風(fēng)灌滿她的長袖,鼓脹如帆。賣烤紅薯的老婦人瞇眼瞧著,臉上的溝壑里嵌著細小的灰粒:“這老墻啊,從前能擋住土匪,現(xiàn)在可攔不住這些活蹦亂跳的娃娃嘍?!?/p>
袁寨古民居對面的老商鋪里,午后總飄出咿咿呀呀的豫劇唱腔。掉漆的八仙桌上,粗茶碗里積著深褐色的茶垢。聽?wèi)虻睦喜杩蛡冟局献?,閉眼打著拍子。窗欞外,午后的陽光正慢慢爬上高聳的馬頭墻——那座寨堡占地270畝,護城河靜靜環(huán)抱著248間青瓦覆頂?shù)姆可?,明清的建筑風(fēng)骨和傳統(tǒng)的神韻在光影里奇妙地交融、纏繞,如同歷史在此處輕輕地打了一個結(jié)。
暮色初臨。沙潁河畔,幾只白鷺掠過波光粼粼的水面,翅膀尖兒拍碎了高樓倒影,仿佛撒下一河流動的碎金。對岸樓宇的燈火一盞接一盞點亮,一格一格暖黃的小窗連成片,像被誰不經(jīng)意間輕輕推倒的多米諾骨牌,無聲地傳遞著人間溫暖的光亮。
廣場舞的節(jié)奏混著糖畫攤的甜香。老師傅的銅勺靈巧地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滑行游走,糖絲流淌,瞬間凝固成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。賣艾草的老漢哼著小調(diào):“三月三艾葉尖,項城閨女手如綿……”這婉轉(zhuǎn)的調(diào)子,竟仿佛隔著千年與博物館里那尊東漢樂師陶俑手中的陶塤,共鳴同一脈古老的旋律——這深植于古老土地的韻律,從未在人間煙火的升騰里真正喑啞。
華燈初上。我佇立在南頓故城的殘垣上眺望。遠處,西客站巨大的廣告墻流瀉著璀璨的銀河;近處,古城墻四周懸掛的大紅燈籠次第亮起溫暖的光。
我愛你,大美項城。這份愛啊,如同珍重摩挲著梳妝匣里那枚祖?zhèn)鞯你y簪——簪頭新鑲嵌的淡水珍珠流轉(zhuǎn)著溫潤光彩,而簪身,早已被幾代人的體溫和歲月,摩挲出幽深內(nèi)斂的包漿。它記得南頓古城墻上每一道風(fēng)雨剝蝕的舊痕,也欣然映照著西客站每一道流線飛馳的新光。當(dāng)高速列車掠過城南那片無垠的、翻涌的金黃麥浪,當(dāng)漢服少女輕盈的裙袂掃過腳下這沉默千年的厚重黃土……那一刻,我深深知曉:大美項城,早已將綿長厚重的光陰,沉淀成了一壇黏稠而芬芳的佳釀。新與舊,在這里并非更替取代,而是像藤蔓般癡纏共生,如同岸邊那株老柳,新抽的柔嫩枝條與皴裂黝黑的老干,一同在風(fēng)里舒展搖曳,共飲一河之水。它把每一個生活于此的人、每一個在時光交錯中閃爍的新舊瞬間,都無比溫柔地深深裹進了自己的血脈與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