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丹生態(tài)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工作人員在抗旱。
鄲城縣高標準農田抗旱現場。
□記者 徐松 文/圖
驕陽似火,熱浪灼人。7月28日,高溫炙烤著田野,本應生機勃勃的秋莊稼葉片卷曲,這是一場關乎糧食安全、關乎百姓生計的嚴峻“烤”驗。面對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旱情,全縣上下聞“旱”而動,將抗旱保秋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,打響了一場守護糧食安全的抗旱保秋攻堅戰(zhàn)。
再集結
全縣聯動筑牢糧食安全防線
“堅決克服麻痹思想、盲目樂觀心態(tài)!必須精心組織、科學應對,盡最大努力把旱情影響降到最低!”旱情就是命令,保秋就是責任。7月28日,鄲城縣委常委會專題聽取旱情匯報,研判形勢,果斷決策。鄲城縣成立抗旱保秋服務專班,29名縣處級干部下沉分包鄉(xiāng)鎮(zhèn)一線指揮調度,19個督導組全面開展督導,村級成立抗旱保秋幫扶隊506個,19支專家指導組76名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科學抗旱。7月25日以來,全縣投入各類灌溉設備35000臺,新澆水120萬畝,新打應急機井187眼。
一場覆蓋全縣的緊急動員令隨即發(fā)出,所有縣處級領導干部立即行動,下沉到分包鄉(xiāng)鎮(zhèn),深入田間地頭,一線調度指揮,精準幫扶解困。各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黨(工)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,全面掌握轄區(qū)旱情和灌溉情況,親自部署、親自推動困難群眾和種糧大戶的抗旱工作。氣象部門加密監(jiān)測,搶抓一切有利時機開展人工增雨。電力部門開啟抗旱用電綠色通道,24小時待命,確保灌溉電力供應。
鄲城縣統(tǒng)籌調配一切可用機械設備和灌溉水源,全力推進提水灌溉。農業(yè)農村部門和各鄉(xiāng)鎮(zhèn)組織力量對機電井進行拉網式巡查檢修,確?!熬鏊?、渠暢通”。農技人員深入田間,指導農民科學灌溉、科學田管,最大限度節(jié)水增效。各村迅速組建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抗旱幫扶隊伍,直插一線,解決群眾灌溉中的實際困難。
當天下午,全縣抗旱保秋工作視頻調度會議召開,動員一切力量搶抓農時,及時灌溉。全力保障水源供給,加強調度管理。壓緊壓實各方責任,密切協(xié)作配合,以鐵的紀律保障抗旱工作高效推進。
鏖戰(zhàn)急
黨員干部沖在抗旱保秋最前線
縣委、縣政府的號令迅速轉化為各鄉(xiāng)鎮(zhèn)火熱的實踐。烈日下,干群同心,一場與旱情賽跑的攻堅戰(zhàn)在田野間全面鋪開。
汲冢鎮(zhèn)以黨建引領織密“組織網”。鎮(zhèn)黨、鎮(zhèn)委政府實施“一日一調度、一周一評判”機制,構建班子成員包片、駐村干部包村、村組干部包地塊的三級責任體系,將33個村劃分為7個責任區(qū),組建抗旱服務隊、機電井維修應急隊、困難幫扶隊,確保孤寡老人、殘疾戶、外出務工家庭地塊“應灌盡灌”。專業(yè)隊伍對全鎮(zhèn)1628眼機井進行拉網式檢修,該修則修、該打快打,確?!叭诵恍薄^r技人員在田間開設“流動課堂”,手把手傳授“早晚澆灌防高溫”“淺水勻澆保墑情”等節(jié)水技術。電力部門全程護航,24小時保障灌溉用電。黨員干部帶頭示范,在田壟間揮汗如雨,掀起“干部領著干、群眾跟著干”的熱潮。截至目前,汲冢鎮(zhèn)9.6萬畝農田已完成第二遍灌溉,部分地塊正進行第三遍灌溉。
石槽鎮(zhèn)構建“支部引領、干部帶頭、群眾參與”三級聯動體系。村村組建抗旱保秋工作隊,重點幫扶包地大戶、困難群體,力爭做到“地塊無遺漏、抗旱無死角”。
吳臺鎮(zhèn)干部下沉一線,逐村逐地塊精準摸排,臺賬上清晰地記錄著每一處旱情、每一眼機井的情況。老黨員、老干部主動幫扶缺勞力戶、困難戶抗旱。專業(yè)隊伍穿梭在田間,及時搶修故障機井。
東風鄉(xiāng)干部分包全鄉(xiāng)25戶百畝以上種糧大戶和重點困難戶,力爭實現“能澆盡澆、應澆盡澆”。南豐鎮(zhèn)黨員干部幫助群眾檢修設備、選址打井、疏通溝渠引水。
烈日炎炎,鄲城大地上,縣委、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奮戰(zhàn)在抗旱保秋一線,汗水浸透衣背,只為秋糧“喝上”救命水。這不僅是一場與自然抗爭的戰(zhàn)斗,還是鄲城縣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生動實踐。每一滴汗水,都在為秋糧穩(wěn)產豐收奠定基礎;每一次精準幫扶,都在守護農民的殷切期盼。
在這場抗旱保秋攻堅戰(zhàn)中,鄲城干群正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守護著這片土地豐收的希望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著堅實力量。